现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李斌教授、李亮教授、王强斌研究员来访并进行学术报告
http://www.gaomingyuan.com  2021年11月09日 星期二
 
     
       
   
       2021年11月09日,应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影像与核医学研究中心高明远课题组的邀请,李斌教授、李亮教授、王强斌研究员来访并分别进行了题为“材料、力学与椎间盘再生”、“钙钛矿光电转换材料的有序调控”、“眼见为实的先进荧光活体成像技术——助力精准医学”的学术报告。
       李斌教授报告摘要:在组织与器官发育和再生修复过程中,力学信号在细胞与胞外环境交流中扮演关键角色。除外部力学环境可调控细胞生长、分化及凋亡等生理病理过程以外,基质材料的力学特性也显著影响一系列细胞特性和功能。例如,具有不同弹性模量的生物材料可诱导干细胞向不同细胞类型发生分化,从而促进特定组织再生。结合材料力学特性与外部力学刺激双重调控作用,则有望实现对实际组织力学环境的多层次模拟以有效诱导组织再生。因此,对于复杂的异质性组织,可根据其组成、结构和力学特性等的空间特异性,分区使用不同材料和力学调控手段,实施模块化组织再生构建。近年来,我们基于多重力学刺激与逐层组装技术,进行椎间盘纤维环组织再生构建的探索,为再生医学研究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李斌教授简介:1996年获清华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化工专业学士学位,2001年获清华大学材料学博士学位,2001~2004在新加坡材料工程研究院任副研究员,2005~2009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任博士后副研究员,2009至今任苏州大学特聘教授、骨科研究所副所长。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及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资助。获Fellow of International Orthopaedic Research, 国际骨科研究联合学会会士荣誉,获聘“江苏特聘医学专家”。获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科基础研究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现任国际华人骨研学会会员委员会主席、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分会副主委、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智能仿生生物材料分会副主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常委兼骨科基础研究学组副组长等学术兼职。已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参编专著12部。在国内外作邀请报告120余次,组织学术会议10余次。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教育部国家级人才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评审专家。任Frontiers Bioeng Biotechnol、Biomater Transl副主编和J Orthop Transl专栏主编及80余学术期刊评审人。
       李亮教授报告摘要:材料的性能是材料对外界施加能量刺激的宏观响应,材料性能的提高和新性能的发现,可以通过材料对能量的吸收、传输和转换的调控实现。组分变化和结构转变都是材料能量响应引起的变化,弄清这些变化与宏观物理效应之间的关系,将对实现按需构筑,提升材料的宏观性能至关重要。通过人工设计有序化的形貌、组分和能带等响应单元来构建材料,可以产生不同寻常的现象,大幅提高材料的性能,甚至突破人们对传统材料功能特性的认知。在本报告中,针对钙钛矿光电转换材料,报告人提出性能导向的材料有序化构建与物性调控研究思路。以解决光电转换材料中低的载流子产生、分离和传输效率三个关键问题为目标,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有序微结构材料,实现了光电转换材料的宽光谱响应和高吸光强度;发展了组分和能级梯度有序的方案,构建了面内和面外有序结构薄膜,提高载流子分离效率,并获得高效的无载流子传输层光电转换器件;提出了三维有序导电网络思路,提升载流子的传输效率;进一步,通过有序结构的多维协同和功能化策略,拓展了有序结构调控物性的研究内容,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光电化学转换性能。
       李亮教授简介: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薄膜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光电转换和能源材料。在Advanced Materials和Nature Communication等国际刊物发表SCI论文240余篇,引用14000余次,H因子63。授权14项发明专利,主编1本英文专著。任职Elsevier出版社Journa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副编辑,Fundamental Research,Science Bulletin,InfoMat等期刊编委。曾获得国家基金委杰青(2020年)、国家基金委优青和江苏省杰青(2014年)、中组部海外青年人才(2013年)、科技部青年973等项目支持。获得先进材料国际联合会 (IAAM)会士、日本JSPS和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等荣誉。
       王强斌教授报告摘要:恶性肿瘤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健康挑战,实现肿瘤精准诊疗是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共同目标。本报告中,我将汇报最近几年来基于我们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和发展的新型近红外二区荧光活体“可视化”影像技术,围绕肿瘤精准诊疗开展的一系列创新性研究工作。
      王强斌教授简介:中科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02年在华东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上海交通大学短暂工作后,2004-2008年在Arizona State 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研究和担任助理研究教授工作,2008年加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担任研究员、课题组长,主要从事新型近红外荧光影像技术及其转化医学研究,研究成果获2017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目前担任苏州纳米所副所长(主持工作)、中科院纳米-生物界面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化学会理事、Nano Research、eScience、Chemosensors、Exploration等期刊编委。